木一侠

一个敬畏天地,酷爱山水,喜欢旅行,随手拍下看到的世界之Man。

 
   

怀念老家的大樟树,怀念湖南老家,怀念外婆!

木一侠子博客:

怀念老家的大樟树,怀念湖南老家! - 木一侠 -

  

小时候老家的大樟树还在 - 木一侠 -

     小时候由外婆带大 ,外婆家在湖南长沙县捞刀河镇霞凝村洪家塘,现改名为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镇。小时候的记忆很深刻,家里的房子是家族式的建筑群,建筑群傍太阳山而建,建筑群里住的都是外婆家族的亲戚们。

     建筑群里房子挨房子,建筑群里盖有天井,天井四周是房子,天井的中间是用青石砌成池子,池子有下水道可将雨水引导屋外,天井的两边有过道,过道的两头正对着是两家的屋门,过道上面有挡雨的屋檐,过道由青石铺成,大概是历史久远的原因,青石板被踩的坑坑洼洼。建筑群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祠堂,祠堂正中间是一个天井,祠堂的一侧是一个戏台,戏台边上有一个长条形的房子当年做私塾用。建筑群里有口水井,水井有用长条大青石砌成的围台,围台上支着一架木头辘轳,一大家族人吃水都在那口水井中打水,为了方便取水,每家灶房都有一个大水缸,井水又清又甜,大人用木桶把井水打上来挑回家倒进缸里。

     建筑群外不远有一棵年代久远的大樟树,过樟树下个小坡几步路就是一个池塘,池塘里养有鱼,池塘周围是稻田,池塘边上种有各种蔬菜,印象最深的是扁扁圆圆的大南瓜。家家都在池塘里淘米洗菜,只要一洗菜,一大群鱼就会围上来抢食。还记得大人们趴在杠子上打着赤膊蹬水车,把池塘里的水蹬到稻田里,水车吱扭吱扭的声音犹在耳旁回响。春节前,公社组织打鱼,用大网把池塘的大鱼打起来分给每家每户过年。

     亲戚拍的家乡小景。

怀念老家的大樟树,怀念湖南老家! - 木一侠 -

 

怀念老家的大樟树,怀念湖南老家! - 木一侠 -

 

怀念老家的大樟树,怀念湖南老家! - 木一侠 -

 

     外婆住的房子里有现代认为很值钱的红木八仙桌、 交椅,红木大柜子(里面能存放几麻袋稻谷,那时候的家具有多结实吧),还有一个雕花红木架子床。我小时候不听话,好动,为了安全,外婆在奏活的时候,常常用一个长带子,一头绑在八仙桌腿上,一头摔拴在我的腰上,这样一来我活动的范围最大到门口的门槛边。湖南老家的门槛都高高的,南方的雨水很多,高门槛估计是为了防雨水流进屋里。家家房顶上都有一个阁楼,房间有多大,阁楼就有多大,阁楼有个方口,用楼梯上去,每家的阁楼多是做储藏间用。外婆来洛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后,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亲戚。

     印象中老家的灶房挺大,灶房里一边堆柴火,有时候还堆放株洲铁路局上班的舅舅帮买的煤,另一边是灶台,好像还有一个厨柜。灶台上埋有一个铁壶,铁壶有盖子,生火炒菜做饭的时候,顺便就把铁壶里面的水烧热了。

     灶房灶台上方的房梁总有绳子吊着腊肉,灶台上吊着的腊肉特别好吃,大概是烟熏火燎的缘故吧,这种灶台上吊腊味的做法在南方农村很多地方都能见到。

     那时候吃饭都是用钵子蒸米饭,有一两的,二两的,三两的大大小小钵子,大人奏活所以端大钵子,小孩子端小钵子。那时候的大米香的很,尤其是新米蒸出来的钵子饭,淋一点酱油吃着的那种感觉现在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了。

     还有鲜嫩的鸡蛋羹,外婆做的鸡蛋羹那个鲜嫩美味简直是天下无双,蒸蛋虽好吃, 但湖南传统的制作工艺很多人却无法接受。拿个碗,倒进井水,放一点生石灰搅拌,注意一定是要生石灰,然后把鸡蛋打进去搅拌上炉灶蒸,估计放生石灰这一点大家难以接受,但不放生石灰的蛋羹无论如何比不上放生石灰的鲜嫩。现在一些湘菜馆里但凡鲜嫩好吃的蒸蛋羹都是这么做的。

     还有豆子姜盐茶,待贵客的糖水桂圆鸡蛋,这些东西至今吃起来不仅特别对口味,还总能勾忆起浓浓的乡情。

     那时候老家没有电,晚上都是点煤油灯,外出的时候,家家都有马灯用来照路 或打场时用。煤油要到霞凝站上去打,灯芯自己捻,做活的时候灯芯拧高一点,灯就亮一点,不 做活的时候灯芯就拧低一点,灯就暗一点,这样可以节省煤油和灯芯。到晚上睡觉的时候,家里不灭灯,只是将灯芯拧到最低,留一点点火苗,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半夜起来不需要重新找火柴去点灯,黑灯瞎火的找火柴点灯的确不容易,再说了,两分钱一盒的火柴也不是到处都能买到。

     清晰记得小时候每逢过生日,或外婆或舅外公或舅舅或舅妈都要带着我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,去霞凝站上买糖包子吃,那时候生日吃糖包子相当于现在的生日蛋糕,现在的生日蛋糕吃过就忘了,糖包子则能伴随记忆到永恒。那时候霞凝站上有唯一一家猪肉铺,要吃猪肉的时候,一大早要去猪肉铺等候,有人把要卖的猪赶到镇上后,猪肉铺现杀现卖,所以杀猪的全过程记忆犹新。

     大概是湖南乡下的传统习惯,小时候多数时间喜欢打赤脚,很少穿鞋,除了上床睡觉前洗脚后穿鞋。长期打赤脚的结果是脚上的茧子特厚。上大学的时候,我和南方来的同学一样,都能打赤脚踢足球,不光在球场上踢,还能在炉渣铺的跑道上踢,可想而知脚底板的茧子有多厚。打赤脚的习惯至今不改,夏天在家里还总是打赤脚,就是觉得打赤脚舒服。

     现在长沙县改为开福区,稻田都搞开发了,原先家族住的房子,还有稻田以及 周围大大小小的池塘,现在都变成了高楼、大马路和绿化带了,只有那棵有年头的老樟树得以幸运地保留。这也是记忆中长大的地方唯一保留下来的东西。

     十分怀念湖南老家曾经养育过我的那山,那水,那树,那乡音,那连片的青瓦房,还有稻田,夏日夜晚漫天飞舞的萤火虫。四十多年过去了,亲人们围坐在一起扯休括(普通话既侃大山)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。

      很遗憾没有老家过去年代的照片,家乡只能永远留在记忆中了。

     

评论
热度(17)
 

© 木一侠 | Powered by LOFTER